> 文章列表 > “得丧何由险与平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得丧何由险与平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得丧何由险与平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得丧何由险与平”出自唐代刘兼的《蜀都道中》。

“得丧何由险与平”全诗

《蜀都道中》

唐代 刘兼

剑关云栈乱峥嵘,得丧何由险与平。

千载龟城终失守,一堆鬼录漫留名。

季年必不延昏主,薄赏那堪激懦兵。

李特后来多二世,纳降归拟尽公卿

《蜀都道中》刘兼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蜀都道中,是唐代刘兼的一首诗,它描绘了蜀地云栈道的危险和历史的沧桑。

中文译文:

剑关云栈乱峥嵘,得丧何由险与平。

千载龟城终失守,一堆鬼录漫留名。

季年必不延昏主,薄赏那堪激懦兵。

李特后来多二世,纳降归拟尽公卿。

诗意:

诗人描绘了蜀地剑关云栈的险峻景象,同时反思了历史的沧桑,城池失守,留下不可磨灭的残酷记忆。他认为,懦弱的君主必然不能延续盛世,而吝啬的奖赏只会激发军队的怨恨。他最后提到了李特,即李世民的孙子李治,李治的儿子李启继位后,纳降归附的官员尽被使唤为官,公卿们都成了李氏王朝的顺民。

赏析:

这首诗通过描绘剑关云栈的险峻和历史的变迁,对当时的政治现实进行了思考和批判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担忧和对政治现实的不满,揭示出权力更迭的残酷和军队的不满情绪。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,通过景物烘托让读者感受到历史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无常。作者以此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政治不公的谴责态度。